2018年刚刚开始,社交电商已经从零售的舞台边缘开始往舞台中心进发。基于社交、社群运营的零售形态,已不是“是否有未来”,而是“未来已上车”。

 

从2016年甚至是更早开始,传统的企业、品牌、电商都面临了用户的审美疲劳、线上流量红利终结的瓶颈。在这种情况之下,也导致了大家更加迫切的想挖掘微信10亿的流量池。

微信创造了无比丰沃的、牢固的土壤,让万事万物在其上自然轻松地成长、进化生态已经生成。可以说,从社交电商这个概念刚被提起的时候,众多品牌、企业就看到了与消费者建立社交关系背后隐藏的巨大能量。

 

 

从未来的竞争壁垒考虑,时间是终极的赛道,消费者是先进壁垒,只有尽可能的掌握消费者,企业才能持续性的发展下去。这一点在过去传统行业中的体现就是,掌握渠道商,同时,在2016年开始,拥有巨无霸线下渠道资源的OPPO、vivo成了最终的赢家。

所以,在社交电商刚刚兴起的时候,众多的企业都启动了通过公众号、微信等社交形式,积极与消费者建立连接关系。但在过去的时间里,大量的零售商、品牌商在与用户的交互过程中都是比较力不从心的。

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没有把自己的身份转换过来,在社交渠道里仍然以传统的方式、高高在上的进行“品牌沟通”,而不是“用户沟通”。简单来说,就是自我表现欲望太强,不是在跟消费者沟通,而是企业的尬演。另一方面,在微信的生态内,也缺少了关键的一环。

直到2017年1月9日,微信终于提供了连接方式——小程序提供了微信生态下最有效率的交易转化方式。

关于小程序。张小龙用哲学的语言表述:“万事万物皆能表达,小程序是表达的语言、表达的方式”。微信土壤之上,万事万物自然生长,现在需要一个工具,去表达万事万物,这就是小程序诞生的逻辑。

 

小程序对零售业的改变,不是将线上流量往线下导那么简单,而是可以在小程序中搭建消费场景,线上流量在小程序中完成消费体验、消费动作,在线下店铺实现商业交割,从而极大地提升了店面坪效。

2018年,于微信而言,是线下小程序架构探索年;于运营者而言,是小程序产品探索年。在这个过程中,更多开发者的智慧被挖掘出来,形成了更多的玩法套路。

自古深情留不住,唯有套路得人心!

总而言之,谁能基于微信生态,理解应用小程序,用小程序这种新的语言去重新组织、表达事物,谁就能获得巨大的商机:新来的企业可以颠覆老的企业,老的企业也可以重焕新机,总之大家机会均等,只看谁能在理解微信生态的前提下运用好小程序。